思想教育

一生执着,教书育人——专访优秀班主任张海霞

发布日期:2024-01-27 17:16:00 点击量:

张海霞,女,1970年10月生,博士生导师1991年本科毕业于兰州大学化学系应用化学专业。1996年7月起在兰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工作;2000年,在兰州大学化学系分析化学专业获得博士学位;2001年至2002年,在比利时布鲁塞尔自由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;2007—2008年在韩国朝鲜大学访问学习。曾入选教育部“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”;曾获得甘肃省青年教师成才奖、甘肃省自然科学三等奖(两次),2017年获得中国分析测试协会CAIA三等奖,2014年获得甘肃省高等学校科技进步一等奖。主持和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项、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启动基金以及霍英东自选课题等。担任《分析试验室》《分析测试技术与仪器》刊物编委;目前担任化学化工学院2022级本科生化学1班班主任。

1.jpg

在八九十年代,人民教师这一职业在人们心目中极其光荣与伟大,在张海霞心里也不例外:“我从小最大的愿望就是当一名老师。那时候有同学生病了不能去上学,我不管风多大、雨多急,都必须在当天晚上到他家去给他讲课。每当我们老师请假了,我必然会跑到讲台上,尽管不知道讲得是否正确,也很自信地给大家上课。那时我还会在课间的时候站在讲台上,学着老师的样子给讲台下的朋友们讲课。”成为一名老师的梦想,早于中小学时期就在张海霞心中悄悄生芽。

2.jpg

由于种种原因,本科毕业后,张海霞没能继续攻读研究生。面临职业抉择时,父母希望她去工厂当技术职工。这在当时看来是“金饭碗”的工作,却被张海霞毅然拒绝了。她选择坚持自己的梦想,去了甘肃省国防科技工业学校担任化学老师。张海霞说她并不是排斥其他的职业,只是当老师对她来说永远是第一选择,这是一件极有意义且快乐的事情。教师这一职业在张海霞心中的地位无与伦比,热爱亦是无法撼动。

后来,怀着对更高讲台的向往,张海霞决定考研继续深造。博士毕业后她如愿留在母校兰州大学工作,继续自己教书育人的梦想。细算下来,张海霞已在兰大任教近三十年,半生年华、青丝华发。她将时间、精力倾注于兰大,倾注于她所热爱的母校和教育事业。三十年,在我们看来或许只是数字,却是张海霞将近半生的付出和坚持;其间多少挫折,个中艰辛,若非挚爱又怎能坚持?张海霞谈及此间经历时,神情满是追忆和幸福,“教书育人,矢志不渝”应当是她人生经历的最好注脚。

谈及教育,又怎少得了师生情谊。采访过程中张海霞多次提到对她帮助很多、影响很大的一众老师:刘满仓、胡之德、吴绍祖……如今张海霞铭记着他们,也在努力着成为他们。

3.jpg

张海霞还向我们分享了她刚成为研究生导师时,和自己的研究生建立起的深厚情谊。在实验室的建设过程中,张海霞和同学们是师生,更是战友。“有一件事至今都令我感动。有一次我要去北京出差,订的是凌晨的机票,我的一个学生知道以后,就在我家附近订了旅馆。坚守一宿,就为了在凌晨将我安全地送到机场。他还联系了他在北京的同学,让他们帮忙照应着我。”师生情谊,千金难买,或许这也是张海霞钟爱教师职业并坚持至今的原因之一吧。

当问及张海霞担任班主任的原因时,她说:“要是当了一辈子的教师,没当过班主任,是个遗憾。”张海霞觉得班主任这个角色意义重大,她能和学生工作组的老师们一起合作,理解不同岗位的工作性质,感受到他们在管理和服务学生时所付出的辛苦。“希望有那么一天,我的学生返校时,还记着我这个班主任,我一想着见到他们,心里就一阵高兴。”当班主任对张海霞而言,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。

面对青涩懵懂的学生们,张海霞希望自己能够成为学生成才的领路人,让学生们感受不同的思维模式,从中获得成长。“我自己在本科的时候遇到了吴绍祖老师和张玉兰老师,他们对我的无私帮助,在我的人生道路中产生了重大的影响,让我在爱意中求学、成长。对我而言,他们更像我的父母。我也想像他们一样,把这份育人的情谊传递下去。”弦歌不辍,薪火相传,张海霞在引导学生发展的过程中,牢记着曾经前辈教师们给予的教诲。在平日里,她时常与班上学生沟通联系,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上出现的困难;在学业中,张海霞鼓励学生发扬主人翁精神,走进实验室,了解前沿科学研究。

“君子之教,喻也。道而弗牵,强而弗抑,开而弗达。”张海霞说,她希望在帮助学生成长的同时,也能提升自己、成就自己。

张海霞始终坚持“欣赏学生、尊重学生、帮助学生”的理念,积极与班委沟通,掌握班级中每一个学生的情况。她还采取一人一方案的策略因材施教,做到引导而非责备,对落后的学生给予鼓励,为焦虑的学生引导放松,给内向的学生指引方向

“有的学生不适应学校的生活,压力特别大,他忽然觉得自己从天之骄子变得很平凡会不习惯,我就告诉他,咱们每个人都会这样。我们总会在人生的某一天,发现自己太普通了,只是这一天来得早晚而已。你不必比别人优秀,只要尽力就好了。我希望我的学生能有一个健康的心理,先让学生从心理上接受自己,然后再根据他具体的问题去帮他一把,这样他才会真正地走出困境。”

“在大学里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,有时无法明确地分出对错,只要自己喜欢就好。要认清自己,接纳自己,不要被那些无关紧要的杂事干扰。我在这里。无论你是否需要我,无论什么原因需要我,无论什么时候需要我,我都在这里。”这是张海霞最想对自己的学生说的话。

4.jpg

“我在这里。”短短四字的承诺,更加彰显张海霞的拳拳师心和对学生们的似海深情!